一、产品概述(Product Overview)

  • 产品名称:轮语(LunYu)

  • 产品类型:AI 人机对话内容系列(可为专栏、公众号、博客或图文视频结合)

  • 产品定位:一本由人类与 AI 共同书写的“现代论语”,记录思维回转、问题深掘与对话共鸣

  • 核心理念

    “语言如轮,思想往复;对话生光,启迪当代。”


二、目标用户(Target Users)

用户类型特征需求
学术青年热爱哲学、技术、人文,对 AI 有浓厚兴趣寻求思想碰撞与认知拓展
内容创作者写作博主、自媒体人、播客主希望提炼对话内容,输出系统性观点
AI 探索者GPT 重度用户,尝试用 AI 写作、构思需要灵感起点、语言表达模型
好奇大众喜欢“问答式”阅读、知乎风格、启发式内容希望获得轻松但深刻的阅读体验

三、使用场景(User Scenarios)

  1. 每日阅读:关注微信公众号/博客,每天/每周更新一期“轮语”对话精粹

  2. 沉浸式思考:用户以“我问、GPT 答”的形式记录个人成长或思考过程

  3. 出版或播客扩展:将系列改编为“现代论语集”、出版书籍或语音播客

  4. GPT 互动写作工具配套:结合产品,推出模板或 Web 工具,辅助他人复刻“轮语式写作”


四、核心功能(Core Features)

功能模块描述
📘 内容生成以人问 + GPT 答 + 编辑沉淀的形式整理出每日/每周一期内容
🧠 多主题引导围绕“人生、技术、自由、美、AI”等关键词分类对话篇章
🪞 AI 自反性补充每期可加入“GPT 反思段落”,模拟 AI 对自身角色的元分析
🧾 标题生成器提供“轮语体”风格标题自动生成功能
🔗 多平台分发同步至微信公众号、知乎、博客、Medium、Substack 等
📊 用户反馈与推荐引入点赞、收藏、生成下期提问建议等机制(可在未来 MVP 迭代)

五、内容结构(Content Structure)

每期《轮语》内容建议结构如下:

  1. 标题(引人入胜,带哲思感)

  2. 引言段(用一段人类思辨/语境导入)

  3. 人机对话节选(精炼整理,风格参考《论语》问答体/知乎风)

  4. AI 注脚(可选,GPT 做自我延伸分析)

  5. 今日回响(人类作者写一段总结或反思)

  6. 标签分类(如 自由意志、技术伦理、生成美学 )


六、产品形态建议

  • MVP(最小可行产品)形态: Notion + 微信公众号 + ChatGPT 手动整理(每周一期)

  • 成熟形态建议:

    1. 搭建独立站点(如 Next.js + Tailwind + Notion API)

    2. 提供自定义写作工具:轮语写作工作台(提问引导 + GPT 回答 + 模板化导出)


七、后续方向与延展性

模块延展方向
🧱 内容出版整理《轮语》合集,实体书出版(主题分类章节)
📽️ 视频播客制作“轮语夜谈”短视频 / 音频节目
🧰 工具开发GPT 对话总结器 / 轮语格式编辑器 / 主题建议器
🌐 社区互动征集“人类提问”,变为众创型“人类与 AI 论语”

八、里程碑计划(Timeline)

时间目标
Week 1完成第 1 篇轮语文章 + Logo / 样式规范
Week 2发布公众号 / 博客初版,收集用户反馈
Week 4连续发布 4 篇,选出优质主题,建立主题栏目
Month 2打包为第 1 卷轮语合集(PDF or Zine)
Month 3规划互动写作工具雏形(轮语创作工具箱)

九、可选命名拓展(如果将“轮语”发展为系列品牌)

  • 轮语 Talks:人机共同发声的播客

  • 轮语工坊:写作、GPT 使用训练营

  • 轮语·文心:结合诗性与技术的思维笔记系列

  • 轮语 Lite:每天一句话的智慧火花(做成 APP 或插件)